1936年9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陕北保安召开。潘汉年被特别召回,参加了这次重要会议。
在此次会议上,潘汉年发表了一段讲话,既表达了他的真实想法,也反映了党内外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于潘汉年这段积极且富有深意的讲话,中共中央总负责人张闻天的新婚妻子刘英做了详细记述。
1936年,毛主席亲自给负责与张学良进行工作的潘汉年发去一封电报,信中指出:“应与南京展开具体且进一步的谈判,争取在短期内建立统一战线,这将是我们整个统一战线工作的核心。”
此外,潘汉年还在电报中看到一条关键指示,要求他在接到电报后的7天内赶赴保安,“接受新的方针”。
这一指令直接调整了潘汉年的工作安排。随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谈判由毛主席和周恩来亲自主导。
可见,中共中央当时已逐步将工作重点转向第二次国共合作。此举源于多重迹象表明,日本即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全国抗战是抵御侵略者的唯一有效途径。
在发出电报的次日,毛主席再次起草了一封信件发给潘汉年,传达了中共中央对国民党政策的基本方针。
展开剩余84%信中指出:“鉴于南京已开始实质性的政策转变,我们的重心是联合蒋介石抗日。”同时,毛主席还提到,张学良将军强调“继续保持与南京的统一是必要的”。
电报末尾,毛主席要求潘汉年经肤施返回保安,亲自面谈与国民党谈判的策略,并携带中央领导人的亲笔信函和密码,赴南京与国民党展开谈判。
9月初,潘汉年抵达保安。
9月15日,中共中央在保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专门研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临的新形势,潘汉年也参与了会议。
会议连续进行了三天,通过了《中央关于抗日救亡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
潘汉年不仅出席会议,还在会上发言。他刚从莫斯科归来,其讲话影响深远。
1935年9月,潘汉年抵达苏联莫斯科。当时,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已结束。
他参加了贯彻共产国际“七大”精神的少共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并聆听了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的工作报告。
通过季米特洛夫的讲话,潘汉年了解到共产国际战略发生重大调整,纠正了长期存在的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错误,提出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新策略。
此外,潘汉年向驻莫斯科的中共领导人如王明、陈云介绍了中国国内的斗争形势,特别是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情况。随后,他还参加了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会议。
鉴于难得的莫斯科学习机会,潘汉年还游历了该地,扩展视野,丰富了经验。
期间,他还在共产国际有关部门学习了新编密码技术,为未来在隐蔽战线的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1936年2月,潘汉年接到回国指令,不久通过欧洲转道抵达香港。
在香港,他与叶挺将军会面,传达了中共由推翻国民党统治转向联合国民党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转变。
潘汉年希望叶挺凭借其在国民党军中的影响力,推动蒋介石嫡系及两广等实力派高级将领支持国共团结抗日。
叶挺听后表示完全赞同,感受到自己终于找到用武之地,随后积极调整准备参与抗战。
此外,潘汉年还会见了国民党情报界“才子派”实干家张冲。
张冲告知潘汉年,此行受陈果夫、陈立夫委托,邀请他赴南京陈述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关于抗日统一战线的观点与条件。
得知这是蒋介石的迫切愿望后,潘汉年介绍了《八一宣言》的形成过程,并谈及共产国际策略转变及中共基本立场。
张冲对此深感欣慰,邀请潘汉年一同赴南京,潘汉年欣然接受。
7月,潘汉年与张冲抵达南京,后返回上海。8月,他来到西安,并于8日抵达保安。
随后,张闻天与潘汉年彻夜长谈。潘汉年汇报了共产国际关于抗日统一战线的指示及中共代表团意见,并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的联络与谈判情况。
他还提出了对张学良工作的见解。
随后,潘汉年向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汇报了整个莫斯科及归国后行程,并将新学的密码技术交给中央秘书邓颖超。
8月10日,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后,潘汉年受命在叶剑英领导下开展对东北军的统战工作。
期间,潘汉年与张学良多次秘密会谈。按计划谈判时,他两次接到毛主席电报,要求返回保安,遂启程回去。
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潘汉年受邀发表讲话。
张闻天妻子刘英对此讲话做了记录。她回忆:“年代久远,细节已难回忆,但汉年同志发言中提及毛主席的一段尤为重要。”
他批评四中全会以来干部问题上的严重错误,强调对群众产生的领袖应尊重和支持,如朱德、毛泽东同志,他们的经验在国内外罕见。
他指出,应善于批评其不足,而非无端攻击。
刘英认为,潘汉年的发言代表了当时支持毛主席领导地位的积极态度。
由此可见,共产国际对中共当时仍有较大影响。随着时间推移,中共在毛主席领导下逐渐成熟。
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促进了全党思想的空前统一和团结,为革命胜利指明方向。
建国后,中共领导全国人民开启了新中国建设的伟大征程。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程中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而革命性的政党。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毛主席,深受中国人民爱戴,也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
发布于:天津市涨8配资-股票配资查询网-炒股股票开户流程-炒股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